基金周报 | 机构看好三季报复苏行业, 超预期财报季或提振美股?
基金周报 | 机构看好三季报复苏行业, 超预期财报季或提振美股?
热点资讯
1.【年内A股再融资规模达8769亿元,近七成为增发募资】
随着上市公司再融资政策进一步完善,激发了A股再融资市场活力。据Wind数据统计显示,按上市日计算,今年以来截至10月11日,A股再融资规模为8769亿元。其中,增发募资规模6059.73亿元,占比69%。
2.【外资连续22个月增持中国债券,后续配置趋势有望持续】
受强汇率、高利差、国债纳入国际指数以及一系列债市对外开放举措等多因素影响,境外投资者配置中国债券的步伐愈迈愈大。市场人士认为,近期人民币持续升值,央行出手调整外汇风险准备金率这一举措有助于调整人民币升值的节奏和步伐,使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更加有利于吸引境外机构配置资金。
3.【人民币半年内大涨5000点,11月前或更趋于区间波动】
央行公告称自2020年10月12日起,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20%下调为0。
交易员普遍预计,人民币快速升破6.7,这的确涨势过快,但有一定基本面支撑。鉴于10日的公告以及海外的不确定因素,11月前或更趋于区间波动。
4.【美股财报季本周来袭,银行股财报或成助推市场积极因素】
本周美股财报季正式拉开大幕,银行股一马当先,摩根大通、花旗、高盛、美国银行、富国银行和摩根士丹利都将公布财报,或许将成为助推市场的积极因素。
QMA首席投资策略师表示:「从早前公布的财报来看,此次财报季可能好于预期,业绩指引看起来很好。」
财报显示,三季度贝莱德的资产管理总额达到7.8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2%;总营收43.69亿美元,同比增长18%;公司季度净收入增长22%,达到13.64亿美元;净利润同比大增22%,超市场预期。
摩根士丹利Q3业绩超市场预期,AUM同比增长41%。
5.【特朗普上调共和党刺激法案规模至1.8万亿美元,刺激美股上扬】
上周五,特朗普表示希望国会通过较民主党提出金额更高的纾困方案,消息刺激美股上扬。道指日内震荡,初步收涨0.57%,报28586.97点;纳指收涨1.39%,标普500指数收涨0.88%。
美国政府已将提议的财政刺激计划规模从1.6万亿美元提高到1.8万亿美元。而美国参议院领袖麦康奈尔表示,距离11月3日总统大选日仅剩下3周时间,新的刺激计划几乎没有可能获得通过。
美国银行的经济学家也认为,只有在大选之后美国才会出台财政刺激措施,而如果没有财政刺激措施,美国经济复苏将充满坎坷。
6.【IMF预计今年全球经济萎缩4.4% 主要经济体唯有中国实现正增长】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3日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20年全球经济将萎缩4.4%;中国经济将增长1.9%,是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报告说,随着经济逐步重启,全球经济正走出低谷。中国作为重要贡献者,帮助全球贸易自6月份起复苏。但由于部分地区疫情蔓延加速,很多经济体自8月起放慢经济重启步伐。
7.【中国9月新增贷款、M2、社会融资规模数据均好于预期。】
9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9000亿元,预期17492亿元,前值12775亿元;M2同比增长10.9%,前值增10.4% ;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4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9630亿元。
8. 【苹果5G手机面世,中国供应商股价大跌】
北京时间10月14日凌晨,苹果公司举行了新品发布会,苹果5G手机面世,苹果公司股价收跌2.65%,苹果供应链上的A股上市公司股价也出现大跌。
此外,尽管苹果的首批5G手机要比竞争对手三星和华为晚推出一年以上,但分析师仍然相信,苹果5G手机的推出将掀起大规模换机的「超级周期」,有助于推动5G网络普及。根据券商预计,新款iPhone手机在假日季的出货量有望达到8000万部以上。
9. 【蚂蚁集团提高IPO估值目标至2800亿美元,最早下周在港交所聆讯】
10月16日据彭博报道,蚂蚁集团提高IPO估值目标至2800亿美元,比此前估计的2500亿美元提高了至少12%。2800亿美元的市值如果达成将超越美国银行,而且是花旗银行的三倍,融资规模也将超越沙特阿美创纪录的290亿美元。
蚂蚁「A+H」上市计划背后已聚集多家顶级投行。此前彭博新闻社披露称,高盛和瑞士信贷是蚂蚁IPO的全球协调人。中金公司、花旗集团、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是香港IPO的保荐人,而中金公司则是科创板IPO的保荐人。
大行看市
// A股市场已重回震荡向上趋势//
外围不确定性逐渐落地,国内确定性不断提高,基本面的复苏将驱动增量资金入场,推动A股10月突围,开启一轮中期慢涨。
美国大选的中期负面影响基本消散,两党无论谁最后胜选,未来1~2个季度中美将处于平和期,积极的财政主张也将带来正面的外溢影响,其次,国内双节消费数据验证强劲的复苏趋势,宏观政策的转向预计最快也要到明年上半年,人民币中期升值的趋势也有助于人民币金融资产重估,资本市场改革超预期,利好A股市场。
配置上,10月建议重点关注顺周期板块和科技龙头,重点关注受益于「十四五」产业、人口和能源政策催化的品种。
科技成长仍是全年关键:盈利修复周期中最闪亮的星。科技细分赛道很多,但是整体来看大部分受到中美因素的影响。短期中美预期不稳定,风险偏好下行将压制科技板块,但打造「内循环」下,市场预期将逐渐转向政策足以对冲科技板块面临的外部冲击,使科技的预期底有望提前出现。
值得注意的是,市场向上的支撑在于盈利修复的预期,此轮科技行情具备「盈利修复」特征。细分赛道推荐: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苹果链)/网络安全/光模块/IDC/半导体(国产替代)。
综合来看,复苏深化仍是主线,四季度市场走势可能偏向积极。当前建议关注三条主线:
1)新能源、光伏及新能源车产业链;
2)基于复苏态势,关注消费板块中涨幅偏落后、估值仍不高的汽车零部件、家电、轻工家居等;
3)「老经济」中关注券商及保险龙头、部分原材料,中期逢低吸纳代表消费及产业升级趋势的优质龙头。
首先,从经济周期角度来看,实体经济延续复苏,8月社融超预期回升,经济处于复苏期,金融地产、可选消费有望表现较好;其次,流动性驱动的逻辑被削弱,而随着经济基本面的走强,市场或将由流动性驱动走向基本面驱动;最后,2018年以来新兴行业与传统行业估值差不断拉大,传统行业的低估值特点可能在四季度更受机构投资者青睐。
// 高盛:未来两个月,市场面临三大关键因素 //
1、 疫苗的研发进展
高盛表示,「如果美国政府在2021年同时实施财政刺激措施和税制改革,我们估计这些政策将产生很大的抵消作用,从而导致标普500每股收益大致与我们2021E的现状相符,但随后会更低。」
2、 美国税收及政策刺激前景
「如果美国政府在2021年同时实施财政刺激措施和税制改革,我们估计这些政策将产生很大的抵消作用,从而导致标普500每股收益大致与我们2021E的现状相符,但随后会更低。」
3、 美股财报收益预期
本周,美股三季度财报季拉开帷幕,市场普遍预期标普500指数第三季度每股收益将同比下降21%,第二季度下降32%,第一季度下降15%。
高盛表示,考虑到第四季度的预期14%降幅,我们预计2020年全年每股收益为130美元,同比下降了21%。展望未来,我们预计2021年每股收益将强劲反弹30% 至170美元,然后到2022年增长11%至188美元。
// 利好犹在,金价年底有望重返2000美元 //
机构观点
嘉实基金:人民币稳定偏强,升值空间有限
人民币大幅升值值得重点关注,目前看多人民币的观点主要有:
1.中国疫情控制较好,经济修复确定性较高
2.中国货币政策相对有所节制,中美利差处于历史高位,人民币资产吸引力增强
3.中国的出口很强,海外疫情蔓延的情况下,短期贸易顺差具有一定的持续性
基于对美元指数+中美关系的分析,对人民币汇率的判断为稳定偏强。
核心逻辑有两点:首先因为美国疫情较为糟糕,美联储重启宽松周期,美元指数会走弱,从而支持人民币升值;其次,美国大选前中美关系扰动会在很大程度上压制人民币升值空间。但现实当中,人民币是大幅走强。回头看,可能在评估中美关系对汇率的冲击上犯了错,高估了中美关系风险事件对汇率的扰动。
结合三季度以来中美关系的新特点,我们有理由认为,中国央行对于人民币汇率升值的状况施加强力干预的可能性不高。这种局面可能有望持续到美国大选结束。同时出口商持币观望的压力越来越大,不排除后续还会出现一波集中结汇。短期看美元指数更有可能维持震荡态势。两股力量综合起来,人民币汇率短期仍可能保持强势。
【透视A股市场的八大长期趋势】
富国基金:近期港股市场在弱美元、强人民币的形势下上涨
当前恒生指数之中,约有52%的公司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其中不乏一些超大市值的中概股公司,其本质仍为人民币资产,合计净利润占比达80%左右;相较之下,仅有约38%和10%的公司以港币和美元为记账本位币,其利润合计占比约为20%。
由于港股市场以港币计价,国内公司原始财务数据则多以人民币计价,此类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的公司在货币单位转换的过程中必然受到汇率的影响,人民币的升值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以港币计价的港股业绩。
与之同时,资金流动层面,人民币的升值有利于长线南下资金流入港股市场。由于南下资金在参与港股市场投资时同样牵涉到货币兑换,人民币汇率处于高位时,将更有利扩大南下资金在港股市场的购买力,这一点对于长线资金也比较有吸引力。
值得一提的是,人民币升值也未必全盘利好港股,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人民币汇率波动可能影响部分公司的收入或成本:对于拥有较多外币负债或原材料进口依赖型的行业,人民币的升值将有助其缓解成本压力;反之对于出口型企业,人民币升值或将削弱其价格优势,对其产生一定的压力。
诚然,汇率波动与权益资产投资没有直接关系,但由于其中千丝万缕的联系,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于港股市场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整体而言,人民币升值较为利好港股市场。
前海开源: 多元配置很重要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站在当前时间,基金投资一定要做好多元配置。如果本身是积极型的投资者,在组合比例中适当超配进攻类资产,如普通股票型基金;而稳健型投资者,也应加大对于防守类资产的配置,如「固收+打新」策略、市场中性策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