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IPO】港交所FINI最快2022年第四季推、IPO定价至上市T+2 孖展计息期可望缩短
香港交易所 (00388) 落实新股IPO平台FINI (Fast Interface for New Issuance)咨询建议,简化及数码化香港首次公开招股程序,预计最快于2022年第4季实施。 FINI将采纳「T+2」首次公开招股结算周期,从目前定价至上市需时约5个交易日(即T+5)周期大为缩减,但较早前FINI咨询时提出的T+1周期多出一日。
在新股公开认购部分,当实行FINI后,孖展认购新股计息期有望缩短。
港交所称FINI不会改变预付资金的概念,但会有两项修订,包括毋须进行银行间资金转移的情况下确认公开发售预设资金、将结算参与者的预设金额规定设限于其可能获得的最高公开发售集资金额。
换言之,若券商录得认购金额超出该新股的最多可分配额度,过剩资金毋须过户至承销银行。港交所上市主管陈翊庭称,现时公开认购部分往往使用大额银行融资额度而杠杆进行,新做法令被冻结的实际资金减少,令香港银行体系银根抽紧情况改善。
随孖展利息计息期缩短,港交所交易后业务主管苏盈盈承认,部分券商收入或者受影响,但从整体市场而言,投资者资金周转缩低,可更快参与下一轮新股认购,对行业都属于好事。
近年新股认购人数屡创新高,有投资者以不同经纪行「重复申购」的情况时被市场提起,陈翊庭称,FINI系统可与咨询中的投资者识别码制度对应,参与FINI的投资者需要提供一致的身份资料,可令香港结算于推出FINI 后能够有效识别重复认购。
其他方面,港交所表示,FINI并不会影响到认购公开发售股份的流程,随现有改革实行后,所有新股于今年7月5日起已不会接受纸本认购表格,而A、B组500万港元认购分界线不会改变。
港交所表示,日后新股发行人若预期公开招股需要「T+3」或更长结算周期,须提出获联交所同意,并要提出合理证明如受香港或海外假期影响等。另一方面,FINI并不支援「T+1」结算期,港交所需待大多数市场参与者和基础设施均准备就绪后,才能改为「T+1」周期。
港交所表示收到49份来自香港首次公开招股市场参与者对FINI框架咨询文件的回应意见,90%均支持引入FINI。绝大部分回应人士同意FINI可减低市场风险、提升效率、使参与者的互动更现代化,并为香港集资市场进一步数码化奠定基础,让香港首次公开招股市场整体受惠。
港交所表示,经纪、股份过户登记处、公开招股保荐人、律师、包销商、分销商及监管机构都可利用透过FINI这全新的数码平台履行各自的职责,于上市启动、认购、定价、配发、付款、监管批准及纳入股份等各个流程当中相互协调。
[免责申明]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